實用技巧
2025/10/27

DDR5 價格再度漲價!帶你看懂背後原因

在 DDR4 價格明顯上漲的短短幾個月後,PC 產業迎來新一波漲價浪潮,這次輪到 DDR5。原以為隨著產能成熟價格會趨穩,但如今 DDR5 記憶體成本正急速攀升。從高階桌機套裝到主流 16 GB 模組,在部分地區價格已上漲 30–50%。是什麼推動了這一輪漲勢?它又會如何影響 PC 玩家、系統整合商與零組件品牌?

 

目前市場情況

(圖片來源:TrendForce

 

根據 TrendForce,十月某一週 DRAM 現貨價便因買方搶先備貨而單週上漲近 10%。曾因導入擴大而走跌的 DDR5,不論在現貨或合約市場,目前都出現上行趨勢。

 

Notebookcheck 指出,社群價格數據顯示,歐亞多地 Corsair、G.Skill、Kingston 等品牌的 DDR5 零售套裝漲幅明顯。部分地區的單位容量價格相較 2024 年年中幾乎翻倍。

 

對消費者而言,結論很直接:升級或組裝 DDR5 平台的成本再度走高。

 

漲價主因

DDR5 漲價的背後因素複雜,但幾項關鍵特別突出:

1.  AI 與資料中心需求

全球 AI 基礎建設大舉擴張,正大量吞噬記憶體供應。部署 NVIDIA H100、H200 等 GPU 的資料中心高度仰賴 HBM 與先進 DDR5,直接與消費級產能形成競爭。

Tom’s Hardware 所言:「AI 資料中心正在吞噬全球記憶體供應。」晶圓產能自 PC DRAM 轉往 HBM,讓消費與企業 PC 使用的 DDR5 模組產出受限。

 

2.  廠商優先生產高毛利產品

Samsung、SK Hynix、Micron 等 DRAM 大廠正策略性把重心轉向 HBM3E、LPDDR5X 等更高毛利產品。相較之下,通用型 DDR5 模組每片晶圓的獲利較低,因此廠商縮減消費級 DRAM 產線以優化利潤。

 

3.  恐慌性採購與庫存對沖 

一旦傳出供應吃緊,模組廠與通路商常會提前進貨鎖價。這類理性的避險行為在短期內放大需求、擠壓現貨供應,導致價格瞬間拉升——與近期 DDR4 反彈時的模式如出一轍。

 

4.  供應鏈轉換與良率問題 

隨著晶圓廠轉進 1β、1α nm 等新節點,初期良率下滑在所難免:供給受限、成本居高不下。再加上地緣政治與物流不確定性延續,記憶體輸出量難以追上需求。

 

對 PC 玩家的影響

(圖片來源:idealo

 

對 PC 組裝玩家與 DIY 愛好者族群而言,DDR5 漲價會直接墊高整機成本——尤其在中階到性能級配置中更明顯。

 

今年稍早售價 80–90 美元的記憶體套裝,現在可能已超過 120–130 美元。對高端整機也許只是小幅影響,但對系統整合商(SI) 或品牌代工的 BOM 成本則有實質壓力。

 

市場展望

分析師預期 DRAM 上行周期將延續至 2026 年初,AI 硬體需求與受限的產量將是主因。TrendForce 甚至預估,依市場反應不同,DRAM 價格可能單季上漲 10~20%

 

較為樂觀的是,隨著 Intel 700 系列、AMD AM5 等平台普及,DDR5 需求仍強勁。待使用者規模進一步擴大,規模經濟最終有機會帶來穩定——但得等這一輪短缺周期走完。

 

組裝玩家與消費者該怎麼做?

  • 提早備貨:如果有新一批組裝或系統交付計畫,建議在下季調價前鎖定 DDR5 記憶體的庫存。

  • 提供彈性配置:對 OEM 或套裝機而言,在平台允許的情況下,同時提供 DDR4 / DDR5 規格。

  • 密切關注供應商通知:追蹤模組廠的交期、配額與價格政策變化。

  • 傳遞核心價值:即便成本提高,行銷重點放在整機表現、穩定度與前瞻相容性,而不只是強調硬體規格。

 

結論

DDR5 的漲價揭示了新的產業現實:AI 與資料中心需求正在主導記憶體市場。隨產能持續向高頻寬應用傾斜,消費級 DRAM 勢必持續承壓。對 PC 愛好者與各品牌來說,這不僅是供應鏈的故事更提醒我們,在技術飛速演進的同時,「矽晶經濟學」依舊瞬息萬變。

關鍵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