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C DIY 玩家能玩得非常多,最後能夠玩的就是電腦超頻。對於DIY 玩家來說,到底什麼是超頻?誰適合嘗試?又有哪些潛在風險?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了解。
簡單來說,超頻就是進入 BIOS,手動調整關鍵設定後,讓處理器跑得比預設更快。在有經驗的DIY玩家手中,如果搭配散熱性能強大的散熱器,第六代 Intel CPU 處理器可以從預設的 4.0GHz 提升到 4.5~4.6GHz,免費獲得約 10~15% 的效能提升。
不過,超頻的同時使處理器產生更多熱量。如果散熱不夠力,處理器可能會變得不穩定,甚至會縮短使用壽命。
超頻所需要的硬體條件
條件一|型號結尾為 K 的 Intel CPU 處理器
Intel CPU 處理器只有 K / KF / KS 的 CPU 才能夠超頻,AMD Ryzen 系列處理器則是大多數都可以超頻。
條件二|Intel 型號為 Z / AMD 型號為 B 及 X 系列的主機板
Intel Z 系列及AMD B 及 X 系列的主機板都有更強的供電能力,才能提供處理器更強的後盾成功超頻。若你是選擇Intel 的 B 系列或 A 系列主機板,則沒辦法進行超頻。

條件三|主機板360mm 以上的水冷散熱器
超頻的成敗取決的散熱器的散熱效能,越強的散熱器可以使處理器產生更強的效能,因此我們有時會看到極限超頻玩家會使用液態氮進行超頻,達到處理器極限的頻率。

條件四|供電穩定的電源供應器
超頻會使處理器需要比一般使用更高的功耗,如果電源供應器無法穩定供電,則會造成超頻失敗。因此,在選購電源前可以先參考電源選購指南再決定!

什麼樣的人適合超頻
現今處理器本身速度與效率都非常高,相比 5 年前,超頻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常見,對大多數一般用戶來說,其實根本不需要超頻。但有兩種類型的人非常適合超頻
第一,對於追求極致體驗及效能狂熱者,他們的目的不在於讓電腦發揮更強大的效能,超頻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一種樂趣及挑戰。

↑ 圖自 CNET.COM
第二,對於電腦知識相當了解的玩家。由於超頻需要深度調整電腦相關數據,若對於電腦零件沒有一定的知識量及經驗,貿然操作很容易造成系統不穩定甚至損壞。

第三,使用舊電腦的玩家。舊電腦超頻可以再不花一毛錢的情況下,榨出硬體最後的效能,使舊電腦可以再戰一段時間,對於暫時不想花錢升級硬體的玩家是一種選擇。

建議新手及一般玩家手動超頻嗎
不建議新手及一般玩家嘗試手動超頻,主要有以下原因
操作風險高
雖然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超頻教學的影片可以學習,不過超頻需要進入到BIOS 手動調整 CPU 電壓及功率,若設定錯誤可能會導致系統無法開機、當機,甚至硬體損壞。
保固風險
大部分原廠並沒有保固因超頻導致的硬體損壞,一旦處理器或是主機板因為超頻不當出現產品損壞,玩家需要自行承擔維修費用。

結論
如你想要體驗超頻的樂趣,但又不想冒太大風險,可選擇具有自動超頻功能的主機板(如 ASUS AI Overclock),讓系統自動調整穩定值,比較適合入門體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