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用技巧
2025/08/02

主機板怎麼看(下篇):I/O 接口、電源連接與風扇連接口

現在你已經認識了主機板的大腦與肌肉,接下來就是該把一切連接起來的時候了。

在第一部分中,我們介紹了像是 CPU 插槽、記憶體插槽和 PCIe 插槽這些強大的核心元件。但即使是核心的零件,若沒有正確的供電、儲存和連接,也無法運作。

本篇文章,我們將深入探討那些常被忽略但至關重要的主機板配角——供電接頭、SATA 埠、風扇接頭,以及那些連資深玩家都可能搞錯的前面板跳線針腳。理解這些小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識。

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接上電源,啟動你的電腦!

電源接頭

為了啟動你的系統,請接上以下電源:

  • 24-pin ATX(主系統電源)

  • 8-pin EPS(CPU 電源)

*小提醒:部分高階主機板會配有雙 8-pin CPU 電源接頭,以提供更穩定的超頻與電力供應。

後方 I/O 面板 – 外部連接

主機板背面的 IO 面板(有些主機板是整合式背板)包含以下連接埠

  • USB 接埠(2.0、3.0、3.2、Type-C)

  • 音訊插孔

  • 有線網路接孔(Ethernet)

  • 顯示輸出(HDMI、DisplayPort)– 僅在你的 CPU 具備內顯時才可使用

  • 高階主機板還可能具備 Wi-Fi 天線接頭與 BIOS 回寫(Flashback)按鈕

前面板接頭 – 不起眼卻關鍵

這些小小的針腳通常標示為 F_PANEL(參考圖中為 PANEL1),是用來連接機殼前方 I/O 的對應線材(也就是你從機殼上接出的電源按鈕等線)。
你需要接上的項目包括:

  • 電源開關(Power Switch)

  • 重置開關(Reset Switch)

  • 硬碟指示燈(HDD LED)

  • 電源指示燈(Power LED)

注意:這部分非常容易接錯,請務必參考主機板說明書!

風扇接頭 – 絕對必要

這些針腳用來連接你的 CPU 散熱器與機殼風扇。

  • CPU_FAN 是專門給 CPU 散熱風扇用的。

  • CHA_FAN(Chassis Fan) 則是接機殼風扇的地方。

小提醒:如果你使用的是水冷散熱器,可以將水泵接到這些針腳之一,只要在 BIOS 中將風扇轉速設定為 100%,就能獲得最佳散熱效能。部分主機板也會提供專用的水泵接頭,通常標示為 AIO_PUMPPUMP_HEADER

音訊與 USB – 壓軸登場

最後別忘了電腦不可或缺的部分——USB 與音訊連接埠!
這些針腳同樣是用來連接你從機殼前方引出的 USB 與音訊線材:

  • 19 針的接頭(圖中左側)是給前置的 USB 3.0 使用的。

  • 旁邊的則是 USB Type-C 的接頭。

  • USB 2.0 則是 9 針接頭,右下角會缺一針。

至於音訊接頭(標示為 AC97HD_Audio),同樣是 9 針,但右側第二排右邊數來第一針會缺口。

聽起來雖然複雜,不過放心,這些接頭設計上都有防呆,不容易插錯!

結論

學會如何「閱讀」主機板,能讓你的組裝過程事半功倍——不論是挑選零件、升級配備,還是排除故障。
建議將這篇指南收藏起來,當你準備開始組裝、升級或深入探索時,隨時都能回來參考。

別忘了,選擇一款優質的機殼(像是我們 darkFlash 系列機殼)不僅能讓你的組裝作品更吸睛,還能讓走線與空間整理更加順手!

相關文章